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奖金多少_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奖金多少钱一个月
1.第一个跑下马拉松的人名
2.跑半小时马拉松大概是多少公里?
3.芝加哥马拉松奥运4金名将莫法拉夺冠 大迫杰创日本最快纪录
2021年东京奥运会马拉松成绩排名为:埃鲁德·基普乔格、阿卜迪·拿塞、巴希尔·阿卜迪等。
1、埃鲁德·基普乔格
2018年,夺得个人伦敦马拉松第三冠;随后在柏林马拉松上以2小时01分39秒的成绩创造了新的马拉松世界纪录。2019年,在“1:59挑战”赛上,基普乔格以1小时59分40秒的成绩顺利完赛,成为全球第一位马拉松跑进两小时大关的选手。2021年8月8日,基普乔格以2小时8分38秒的成绩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冠军。
2、阿卜迪·拿塞
阿卜迪·拿塞(NAGEEYE Abdi),男,1989年3月2日出生于索马里摩加迪沙,荷兰田径运动员。2021年8月8日,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男子马拉松比赛,用时2:09:58,获得亚军。
3、巴希尔·阿卜迪
巴希尔·阿卜迪(ABDI Bashir),男,1989年2月10日出生于索马里摩加迪沙,比利时田径运动员。2021年,用时2:10:00,获得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男子马拉松铜牌。2021年10月24日,获得第40届鹿特丹马拉松赛冠军。2022年7月17日,2022年俄勒冈田径世锦赛进入第三比赛日争夺,在男子马拉松比赛中,比利时阿卜迪获得铜牌。
东京奥运会比赛看点:
在男子双人双桨项目上,张亮、刘治宇冲击金牌,在2019年赛艇世锦赛上,他们赢得冠军,2020年世锦赛成功卫冕,在2021年5月份举行的世界杯卢塞恩站,两人再次夺冠。
在女子四人双桨项目上,陈云霞、张灵、吕扬和崔晓彤组成的女子四人双桨队同样具备夺金实力。在这个奥运周期,她们赢得了2019年世锦赛冠军、2021年世界杯第二站冠军。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石智勇赢得69公斤级金牌。石智勇在本届奥运会出战73公斤级比赛,在东京奥运周期,石智勇连续两次赢得世锦赛73公斤级金牌,并且保持着挺举、抓举、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对这块金牌,石智勇可谓势在必得。
第一个跑下马拉松的人名
2016年重庆马拉松将在3月20日8时准时起跑,今年的重马将实行“三赛合一”——不仅成为了2016年度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三站中的一站,同时还成为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马拉松唯一一站选拔赛,这也是继4年前伦敦奥运选拔赛落户重庆后,马拉松奥运选拔赛再次落户重马。
此外,在今年,组委会将给完成全、半程的选手赠送完赛T恤,这也是在全国马拉松赛中首创。此外,在马拉松比赛中,不时会出现因为袜子不合适导致选手脚部被磨出血的状况,本次重马将给全、半程选手赠送运动功能袜,希望让所有选手能够安全跑马。 2015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将于2015年3月22日(星期天)08:30至14:30在南岸区南滨路和巴南区巴滨路举行。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保障活动期间道路安全畅通,组委会决定在活动期间对马拉松赛沿线道路分时段、路段实施交通管制
2015长安汽车重庆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一站),共吸引了来自上海、北京、湖北、香港、新加坡、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26个国家和地区、海内外183个城市的35000余名马拉松选手和马拉松爱好者报名参赛。 2013年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将于2013年3月23日上午8点30分举行。相关报名工作2013年1月4日开始,马拉松爱好者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报名参加比赛。和2012年的重庆国际马拉松赛相比,2013年的比赛在继续保持高规格,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将对比赛进行3小时的全程直播。
重庆国际马拉松晋升为国际赛事,在世界上的名气越来越大,加上冠军能够获得3万美元的高额奖金,将吸引更多的知名运动员参赛。在进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透露,已有不少世界知名运动员关注重庆国际马拉松,考虑将重庆列入参赛计划中。赛事组委会已同世界成绩排名前20的选手取得联系,不少选手都表达了希望来参赛的愿望。
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南岸区政府更加坚定了要将重庆国际马拉松打造成为金牌赛事的决心。南岸区副区长莫裕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重庆马拉松国际知名度的提高,南岸区希望用三年时间,在2015年将重庆马拉松打造成和厦门马拉松、北京马拉松一样的国际一流马拉松金牌赛事。
2013年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依然以“母亲河畔的奔跑”为主题,比赛设男、女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男、女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5公里迷你马拉松,设立的9公里马拉松将不会出现在比赛中。有兴趣参加比赛的市民可以登录网站了解具体报名事宜,具体报名时间将从2013年1月4日开始。
2013年重庆国际马拉松的比赛路线已经确定,起点依然在南滨公园门口,先到朝天门大桥下折返,然后到李家沱大桥下融汇小区路口折返,终点依然在南滨公园。比赛路线同2012年相比没有变化,参赛规模依然保持在3万人左右。
组办方介绍,在2013年赛事中,继续增加趣味性,营造快乐气氛,将打造酷跑马拉松、情侣马拉松、亲子马拉松、团队马拉松等项目,征集由情侣、家庭、团队组成的马拉松参与队伍,表现友爱互助共同拼搏的一面。参加这些项目的选手,可以将自己比赛时的照片发送到官网,并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前三名赢取丰富奖品。
由于之前广州马拉松发生了意外事件,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全问题得到了空前关注。市政府副秘书长涂经平表示,比赛的安全是组委会最重视的,在2013年的比赛期间,组委会将设立更多的医疗点,增加医疗方面的设置。
除了通过赛道设置,增加比赛期间的急救点和人员器材来确保安全之外,涂经平还建议参赛选手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毕竟全程马拉松过程艰苦,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完成的。此外他还建议,除了参加马拉松比赛外,市民在平时也要多参加体育活动,进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012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于2012年3月17日在重庆市南滨公园鸣枪开赛。
继2011重庆马拉松赛成为国家级赛事之后,2012重庆国际马拉松赛成功升级为国际赛事,并成为全国马拉松冠军赛和伦敦奥运会选拔赛。 据赛事组委会介绍,赛事以母亲河畔的奔跑,健康重庆,人人向前为主题。比赛设男女全程马拉松、男女半程马拉松、9公里跑、5公里迷你马拉松四个项目。 此外,此次比赛还设有2012重庆国际马拉松赛高峰论坛和2012重庆国际马拉松嘉年华两项配套活动。 2011重庆马拉松赛于2011年3月6日在南滨路开赛,包括男女子全程马拉松,男女子半程马拉松,9公里、5公里迷你马拉松等项目,届时,来自国内外的专业、业余运动员及参赛选手约1.5万人将共同感略这一西部地区唯一国家级赛事的魅力。
本次大赛全程马拉松项目男子组的前三名均由肯尼亚选手包揽。其中,肯尼亚选手卢卡·切利莫以2小时16分27秒的成绩,获得该项目冠军。基尔加特·科斯盖以2小时18分36秒的成绩,获得该项目亚军。亨利·切洛诺以2小时21分40秒的成绩,获得该项目季军。
跑半小时马拉松大概是多少公里?
历史起源[编辑]
马拉松运动和传奇是分不开的,同时马拉松的历史也是有争论的[2][3]。
前490年,希腊联军在马拉松战役中击败入侵的波斯军队,取得希波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传说希腊士兵费迪皮迪兹(希腊语:Φειδιππ?δη?)带伤从马拉松跑回雅典宣布胜利,之后力竭而死[4][5]。然而,根据在马拉松战役当年出生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录,开站前夕雅典传令兵费迪皮迪兹曾在2天内从雅典跑到到斯巴达,请求斯巴达的援助,在得知斯巴达要求推迟一日出兵后,又跑回雅典,从雅典跑到斯巴达[6]路程约240公里左右,被称为斯巴达斯松(Spartathlon)的超级马拉松比赛就是起源于此[7]。
马拉松的传说首次被记载于公元1世纪时普鲁塔克的杂文On the Glory of Athens,他引用了赫拉克利德斯(希腊语:?ρακλε?δη Ποντικ?)失传的作品,给那名传信的士兵取名为Thersipus of Erchius或 Eucles。[8]
奥运会马拉松[编辑]
1908年伦敦奥运会马拉松
在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设立马拉松比赛的想法,来自于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布莱尔(法语:Michel Bréal)。这个想法得到了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的大力支持。希腊人斯皮里东·路易斯(Σπυρ?δων "Σπ?ρο?" Λο?η?)以2小时58分50秒赢得了第一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冠军。[9]
女子马拉松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是在洛杉矶的1984年夏季奥运会。美国的琼·本诺伊特(Joan Benoit)赢得了比赛,成为现代奥运会中第一个女子马拉松冠军。她的时间是2小时24分52秒。[10]
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始,把男子马拉松比赛放在最后进行就成为了一项传统,而且终点都设在主体育场内。
2004年夏季奥运会马拉松比赛重新还原了第一届奥运会的路线,从马拉松镇到雅典,终点在帕纳辛奈科体育场(Παναθηνα?κ? στ?διο),并把颁奖仪式安排在闭幕式上举行。[11]
男子马拉松纪录是2小时02分57秒。由肯尼亚选手丹尼斯·金梅托(Dennis Kipruto Kimetto)在2014年柏林马拉松上创造。
在最初4届奥运会的马拉松赛比赛当中,其距离都是由组织者随意制定的。1896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距离不足40公里;1900年巴黎奥运会,距离大约是40公里;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距离大约是41公里。直到1908年伦敦奥运会,这届马拉松的起点设在温莎城堡,终点设在白城(White City)运动场内。赛道全长42.195公里,此后的奥运马拉松赛事均以此长度为标准。
赛制[编辑]
年份
距离
(公里)
距离
(英里)
1896 40 24.85
1900 40.26 25.02
1904 40 24.85
1906 41.86 26.01
1908 42.195 26.22
1912 40.2 24.98
1920 42.75 26.56
1924 以后 42.195 26.22
马拉松比赛的标准长度由国际田联在1921年正式确立,为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码[1]。
1980年代后,半程马拉松(21公里)在民间兴起。
由于马拉松比赛在公路上进行,赛道情况不同,因而有很长的一段时期没有设立“世界记录”,而只有“世界最佳成绩”(或“最佳时间”)作为跑手的成绩纪录。直到2004年,国际田联正式采用马拉松世界纪录,告别只有世界最好成绩的时代。
2013年9月29日进行的柏林马拉松赛事中,肯尼亚选手威尔森·克伊普卫冕成功,并且将世界纪录推进至2:03:23,成为新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英国选手拉德克里夫(Paula Radcliffe)被正式认定为女子马拉松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成绩为2小时15分25秒。
世界前十排名[编辑]
男子
成绩
姓名
国籍
时间
地点
2:03:23 威尔森·克伊普 (Wilson Kipsang Kiprotich) 肯亚 2013.09.29 柏林
2:03:38 帕特里克-马考 (Patrick Makau) 肯亚 2011.09.25 柏林
2:03:59 格布雷西拉西耶 (Haile Gebrselassie) 埃塞俄比亚 2008.09.28 柏林
2:04:27 Duncan Kibet 肯亚 2009.04.05 鹿特丹
2:04:27 James Kwambai 肯亚 2009.04.05 鹿特丹
2:04:55 Paul Tergat 肯亚 2003.09.28 柏林
2:04:56 Sammy Korir 肯亚 2003.09.28 柏林
2:05:15 Martin Lel 肯亚 2008.04.13 伦敦
2:05:24 Samuel Wanjiru(萨缪尔-瓦尼鲁) 肯亚 2008.04.13 伦敦
2:05:30 Abderrahim Goumri 摩洛哥 2008.04.13 伦敦
女子
成绩
姓名
国籍
时间
地点
2:15:25 Paula Radcliffe(拉德克里夫) 英国 2003.04.13 伦敦
2:18:47 Catherine Ndereba 肯亚 2001.10.07 芝加哥
2:19:12 野口水木(Mizuki Noguchi) 日本 2005.09.25 柏林
2:19:19 Irina Mikitenko 德国 2008.09.28 柏林
2:19:36 Deena Kastor(迪娜-卡斯托尔) 美国 2006.04.23 伦敦
2:19:39 孙英杰 中国 2003.10.19 北京
2:19:41 渋井阳子(Yoko Shibui) 日本 2004.09.26 柏林
2:19:46 高桥尚子 (Naoko Takahashi) 日本 2001.09.30 柏林
2:19:51 周春秀 中国 2006.03.12 首尔
2:20:42 Berhane Adere 埃塞俄比亚 2006.10.22 芝加哥
技巧和策略[编辑]
计时芯片
马拉松比赛更多的强调重在参与。大多数参赛者关注的是其个人纪录(俗称PR)和在年龄组里的名次,还有一些人的目标只为了完成比赛。
马拉松赛跑的战术包括全程跑和走-跑战术[12],还有一种介于中间的方法是从一个供水站跑到另一个供水站,在饮水区则步行,以确保把水喝完而不会洒掉。2007年美国的马拉松平均完成时间为:男子4小时29分52秒,女子4小时59分28秒。[13]
变速跑战术是一种较为另类跑法,这种战术不是为了创造个人最佳纪录,而是一种扰乱对手、消耗对手体力的手段。
参赛者们的另一个目的是跑进一定的时间段。例如第一次参赛者往往试图跑进4小时范围内,竞技运动员则可能尝试在3小时内跑完[14]。其它的参照标准可以是重大赛事的参赛资格时间:波士顿马拉松是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要求有认证的资格时间方可参加比赛;波士顿马拉松18-34岁年龄组规定的资格时间为男子3小时05分,女子3小时35分;即最近一年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次波士顿马拉松组委会认可的赛事,才能获得参赛资格[15]。纽约马拉松规定的资格时间比波士顿的还要短10分钟[16]。这两个赛事规定时间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限制人数和保证足够的场地,大多数的比赛并不要求资格时间。
训练[编辑]
很多教练认为马拉松训练的重点是长距离跑[17]。业余选手通常会在每周最长的一次训练中跑20英里(32公里),每周总里程数达到40英里(64公里)。里程数是从少到多慢慢增加的,这也是量力而为的,有经验的跑手可能会跑更多。大量的长跑训练能够获得良好的耐力和比赛成绩,但同时也带来了运动伤害的风险[18]。职业运动员的每周训练里程数超过100英里(160公里)[19]。
很多马拉松训练计划至少持续五个月,开始逐渐增加训练量(每两周),最后到比赛前的1-3周为休整期,为恢复充分的体力而减量。对于只希望能完成比赛的新手,建议训练时间为每周4天,最少持续4个月[20]。很多教练建议每周增加跑步里程数不要超过10%[21],他们也建议在开始马拉松专项训练前有过6周以上的跑步经验,以让身体适应新的节奏。
速度训练属于专项训练,能使跑步者适应比赛时的配速,以自己的目标时间完成比赛。常见的训练法有:法特莱克跑(Fartlek,又称“变速跑”)、间歇跑、山坡跑,和乳酸阈(lactate threshold)训练(或称“无氧训练”)等等。[22]
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速度,核心力量的训练(Core Training)是最重要的部分,强壮的核心能够有效预防受伤[23]。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体核心主要是躯干,臀部和腰腹部。[24]
交叉训练(Cross-training)是被普遍接受的一种积极的恢复法或辅助训练法,即通过参加其它的有氧运动(如游泳、自行车、登山等),减少重复跑步的乏味感,并锻炼不同肌群。[25]
过度训练是指身体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无法从紧张训练中恢复的结果。过量的训练会导致适得其反,而且受伤的可能性会更高。[26]
赛前准备[编辑]
在赛前的2-3周,跑手们通常会把每周的训练量减少到比以前的要少50%-75%,并且至少完全休息几天,让身体从高强度训练中恢复。长距离跑应在比赛前两周停止。 [27]
很多跑手在赛前几天会进行能量储备(Carbohydrate loading),即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取,让体内贮存更多的糖原。含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面条、米饭、烤马铃薯、蔬菜和水果等。赛前两天碳水化合物的比重甚至可以增加到进食总量的70%-90%[28];同时要注意多补充水分,防止身体脱水 [29][30]。
心脏风险[编辑]
一份199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31],在一个马拉松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中,发生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几率大约为1/50,000[32];这被研究者们认为是非常小的概率。根据这项结果,报告还表示,为参加马拉松比赛而做心脏检查是没有必要的。但是,这个研究报告并没有评估马拉松对心脏健康的总体影响。
2006年,在一次对60名业余马拉松参与者的研究中,测验了跑完马拉松后他们体内的一些肌钙蛋白(能检验出心脏损伤或心脏系统紊乱),并且在赛前和赛后都为他们做了超声波扫描。结果显示:在这60人的测试样本里面,赛前每周跑步少于35英里(约56公里)的,很有可能存在心脏损伤或心脏系统紊乱;然而每周跑步多于45英里(约72公里)的,却很少或者没有检测出心脏问题。[33]
需要强调的是:“经常性的跑步对健康非常有益”,包括能降低50%的心肌梗死风险[34]。此外,这些研究只涉及到了马拉松,和其他形式的跑步无关。而马拉松被认为是一项对耐力的考验,它对心脏的压力比其它更短的跑步活动要大,所以这可能是对那些研究结果的解释。还有一项研究调查了在锻炼时发生心肌梗死的个体,指出长期缺乏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发生心肌梗死的机率比经常锻炼的人要高50倍[35]。
2007年,28岁的马拉松名将瑞安·谢伊(Ryan Shay),在早前的美国奥运选拔赛中突然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36]。他的死被报告为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心脏异常,或心脏结构上的缺陷引起的[37][38]。
超级马拉松[编辑]
主条目:超级马拉松
超级马拉松(Ultramarathon),简称“超马”,是距离超过42公里的长跑比赛或者是耐力赛。超级马拉松自1980年代兴起,知名赛事如1983年起的斯巴达超马(Spartathlon)、撒哈拉超马(Marathon des Sables)均已有30多年历史。
2006年8月19日,来自美国的世界超级马拉松之王——迪安·卡纳泽斯(Dean Karnazes)为了挑战体能极限,在连续50天内,每天跑一次约40公里长的马拉松,完成路程共计超过2000公里。
2006年9月6日,法国马拉松选手赛兹·吉拉尔(Serge Girard)以连续276天由巴黎跑至东京,完成1.9万公里路程,打破不停站马拉松纪录,成为史上首名跑越5个洲的人。
2009年4月19日至2009年6月21日,第二届穿越欧洲超马赛(Trans Europe Foot Race,全长约4700公里) 台湾选手陈锦辉完赛成绩是545:15:16 Hours,总排名23名,总平均时速是8.23Km,成为第一个穿越欧洲超马赛成功的亚洲人。
超级马拉松唯一的瓶颈,就是选手体能,选手必须维持在一定状态,因为当时间越久,体力会渐渐流失,唯一完成比赛的力量就是意志力,所以比赛资格都会要求必须是国际赛经验丰富的选手才能参与,以免发生意外。
各大赛事[编辑]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800个马拉松比赛,六个最大的赛事分别是:波士顿马拉松、纽约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伦敦马拉松、柏林马拉松和东京马拉松。这六个赛事组成了一年两次的世界马拉松系列赛(World Marathon Majors)。每年系列赛总排名第一的男女运动员将各获得50万美元的奖金[39]。
国际田联黄金级马拉松比赛[编辑]
按照国际田联的划分,将重要的马拉松赛事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其中19个被归为黄金级,世界马拉松系列赛的六个也包括在内。
柏林马拉松
波士顿马拉松[40]
伦敦马拉松
纽约马拉松
巴黎马拉松[41]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42]
芝加哥马拉松
法兰克福马拉松
福冈马拉松
琵琶湖马拉松
渣打孟买马拉松
布拉格马拉松
罗马马拉松
首尔马拉松
新加坡马拉松
东京马拉松
上海国际马拉松[43]
厦门国际马拉松[44]
东吴国际超级马拉松
其他马拉松比赛[编辑]
ING国际马拉松系列[45]
ING纽约马拉松
ING迈阿密马拉松
ING阿姆斯特丹马拉松
ING台北国际马拉松(2009年起不再属于ING系列)[46]
中国大陆赛事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47]
厦门国际马拉松[48]
上海国际马拉松[49]
西藏半程马拉松[50]
大连国际马拉松[51]
杭州国际马拉松[52]
广州国际马拉松[53]
珠海半程马拉松[54]
深圳国际马拉松[55]
渣打马拉松
香港国际马拉松[56]
芝加哥马拉松奥运4金名将莫法拉夺冠 大迫杰创日本最快纪录
半马是21.0975公里,或者13.1英里。
马拉松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半马相当于全马的一半路程,所以更加适合大部人参与,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完全马的,半马的参与度会更高一点。半马是目前国际上从众增长最快的赛跑项目。半程马拉松的程长很有挑战性,对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马拉松那么严苛。
跑半马前的准备:
1、了解你的能力。在考虑进行半程马拉松训练前,跑步教练建议你必须能连续一星期跑16到24公里。如果你刚起步,还没有建立此里程数的跑步能力,就必须等到拥有足够耐力,才能真正报名参加比赛。
2、尽早开始。半程马拉松训练需要耗费数个月,所以选择参加非近期举行的比赛,以便有时间做充分准备。如果你是个初级跑者,比赛之前计划训练20周。如果你是个中级跑者,给自己16周。如果你是个高级跑者,可训练12周。
半马多久跑完:
半马最长时间是3个小时左右跑完就行。如果是业余跑者第一次尝试马拉松,完全可以不用考虑时间的问题,不用给自己设定多高的目标。只是想着去尝试马拉松的感觉,完成一次对自己的挑战就可以了,如果你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参加比赛,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马拉松(marathon)是一项考验耐力的长跑运动。现在规定的长度是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码。全世界每年举行的马拉松比赛超过800个,大型的赛事通常有数以万计的参与者,多数人以健身休闲为目的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直到1920年,42.195公里才成为正式马拉松跑的距离。
马拉松运动和传奇是分不开的,同时马拉松的历史也是有争论的。马拉松比赛的标准长度由国际田联在1921年正式确立,为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码由于马拉松比赛在公路上进行,赛道情况不同,因而有很长的一段时期没有设立“世界记录”,而只有“世界最佳成绩”(或“最佳时间”)作为跑手的成绩纪录。直到2004年,国际田联正式采用马拉松世界纪录,告别只有世界最好成绩的时代。
规则:
选手的身体情况需得到比赛医疗机构的认可,方能参加比赛。
马拉松比赛的起点和终点设在田径场内,绝大部分跑程则在公路上进行,一般采用一个转折点的路线或环行路线,既可以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也可采用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
沿途设有里程碑、饮料站和路标。比赛路线应选择平坦的大道,避免横穿铁路、闹市。每隔5公里设一饮料站并报告时间,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供水点。
运动魅力:
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赛场地的开放。其他体育项目,只要是可以用来比赛的,要么是似曾相识的一块地,要么是司空见惯的一个圈,而马拉松赛的场地多从城市道路选取,对参赛者来说,每跑一步、每过一段都是不同的风景。
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对参赛者的包容。其他体育项目,只有同等选手才能同场竞技,业余爱好者几乎不可能与专业运动员pk,而马拉松赛不同,无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大家都可以挤在一起比赛。
马拉松的魅力显然不止两个,但不可否认,正是开放与包容这两个原因,让马拉松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欢乐。
选手要求:
身体条件:
(一)身材不高、体重较小并非是不利条件。
马拉松选手的身材,一般比其他竞赛项目的选手身材低矮一些。
(二)胸围指数要大。
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
胸围指数大就是意味着位于胸腔中的心脏和肺脏非常发达,因此可以认为,天生胸围指数大,从身材上来说是适合做马拉松选手的天赋条件之一。
(三)超群的呼吸循环系统。
身高、体重、胸围指数是外观特征,但马拉松选手在适应性上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呼吸循环系统,即肺、心脏的机能。
(四)肺活量与体重比要大。
肺活量与体重比指数=(肺活量/体重)*100%,肺活量与体重比指数天生较高的人适合从事长距离跑项目。这种结论对于选手是否适合跑马拉松也是适用的。
关于肺活量,安静时人体出入肺脏的空气量约为400ml(一次呼吸量),在此基础上再努力猛吸,还可再吸入约1700ml(预备吸气量),而在呼出之后还可更进一步呼出1600ml(预备呼气量)。肺活量就是这些项目的总和,
肺活量=一次呼吸量+预备吸气量+预备呼气量。
肺活量虽然不能直接表示呼吸机能,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肺活量大是有利的。普通成年男子的肺活量为3000-4000ml,成年女子为2000-3000ml。田径选手中投掷选手的肺活量特别大,有的超过6000ml。
(五)强健的肠胃和肝脏。
在马拉松训练和比赛中要消耗很大的能量,为了补充能量需要有很好的消化食物的机能,强健的肠胃是非常有利的。在人们吸收的营养成分中。糖质(碳水化合物)由葡萄糖分解为糖原,并储存于肝脏和身体各部位的肌肉中,在运动中首先消耗肌肉内的能源,其次储存于肝脏中的糖原将通过血液给予补充。
对于马拉松选手来说,能源的储存能力和补充能力强是极为重要的。肠胃的优劣也许先天的因素居多,但是能源储存和补充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的。
基础能力:
马拉松跑可以说是有志于长距离跑项目运动员的终极目标和向往的彼岸。在那里存在着很多未知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想象作为一个运动员完成自己理想后的喜悦心情。
但是对于年轻的运动员和未经系统训练的运动员来说,马拉松跑却是一项非常艰苦的比赛项目,因此长距离跑选手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时,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具备了长跑能力(速度和耐久力),并在调整好身体和精神状态后再去参加比赛,而不应该仅是下了决心或对马拉松跑有所憧憬就去参加比赛。准备不充分就去参加比赛的选手也许对马拉松跑失望或产生错误的认识,这是由于自己把自己的梦想打破了的缘故。
精神力量:
不论是何种体育运动项目,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选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须具备能够经受精神上和肉体上各种痛苦的忍耐力和能够控制自己的自制力,并且经常表现出对竞争的新鲜热情,保持着不断地向自己的最终目标努力的情绪。
但是,生来就具备那样高尚精神的人是很少的,必须通过运动员自身的体验,或者受到教师、教练员、老前辈以及**和书籍的影响,使得运动员在精神方面逐步成长,并且形成作为一个运动员应具有的性格。
另外,通过每天按部就班的训练,有规律的日常生活以及比赛时的体验进一步在精神上受到折磨,从而养成自信而谦逊的精神状态。
有人说“马拉松跑是孤独的竞赛,自己与自己斗争”。马拉松比赛不需要什么竞技用具,只需要运动员自己的身体,在比赛条件上是平等的,裁判是完全公平的,强者总是能够取胜。
精神力量不是天生就具备的东西,而是通过训练,作为后天的一种社会性而逐渐培养出来的,
在马拉松比赛中精神力量是占有很大的比重的,是成为优秀选手的基本条件之一。
观赛礼仪:
在马拉松比赛中,观众可以在赛道两侧为运动员加油鼓劲儿,但是还必须要注意一些观赛礼仪。
不能随便给运动员递水。
在观看比赛时,一些观众出于好心会将自己手中的水递给运动员,这是严格禁止的,因为运动员不能随便饮用非组委会提供的水或饮料。观众递水的举动不仅不能帮运动员,反而会导致他们被判犯规甚至出局。
不能随便越过线。
和在体育场看比赛一样,观众不可以随便越过线,不可以冲到赛道上或者穿越赛道。
文明加油不起哄。
运动员跑过身边时,观众应鼓掌、加油、叫好,不鼓倒掌、不起哄。观看过程中不大声喧哗、喊叫,叫好时要语言文明,热情大度。
不放气球和风筝。
因为比赛期间电视媒体会全程现场直播,有时候甚至需要直升机进行航拍,因此比赛期间在起点及赛道沿线周边区域严禁悬挂或放飞升空气球,严禁放飞风筝。赛道沿线住户不要在室外晾晒衣物。
注意不要拥挤踩踏。
马拉松赛时会进行相应的交通管理,其间除持有马拉松赛车辆通行证的机动车外,严禁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横穿比赛路线。严禁观众拥挤、踩踏;严禁在比赛路线占道经营、摆摊设点、占道停车;严禁往比赛路线投掷物品,要保持道路整洁。
历年奥运会马拉松比赛:
在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设立马拉松比赛的想法,来自于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布莱尔(法语:Michel Bréal)。这个想法得到了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的大力支持。希腊人斯皮里东?路易斯(Σπυρ?δων "Σπ?ρο?" Λο?η?)以2小时58分50秒赢得了第一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冠军。 女子马拉松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是在洛杉矶的1984年夏季奥运会。美国的琼?本诺伊特(Joan Benoit)赢得了比赛,成为现代奥运会中第一个女子马拉松冠军。她的时间是2小时24分52秒。 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始,把男子马拉松比赛放在最后进行就成为了一项传统,而且终点都设在主体育场内。 2004年夏季奥运会马拉松比赛重新还原了第一届奥运会的路线,从马拉松镇到雅典,终点在帕纳辛奈科体育场(Παναθηνα?κ? στ?διο),并把颁奖仪式安排在闭幕式上举行。 男子马拉松纪录是2小时03分23秒。由肯尼亚选手威尔森?克伊普(Wilson Kipsang Kiprotich)在2013年柏林马拉松上创造。 在最初4届奥运会的马拉松赛比赛当中,其距离都是由组织者随意制定的。1896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距离不足40公里;1900年巴黎奥运会,距离大约是40公里;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距离大约是41公里。直到1908年伦敦奥运会,这届马拉松的起点设在温莎城堡,终点设在白城(White City)运动场内。赛道全长42.195公里,此后的奥运马拉松赛事均以此长度为标准。中国马拉松赛事历史: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还以马拉松文化传播为己任,将与各成员赛事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为参与马拉松运动的专业选手和大众跑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赛事服务,为赛事运营方,媒体和赞助商搭建更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的创立,将有助于各联盟赛事单位推广马拉松运动文化,打造全新城市营销载体,扩大城市影响力,整合商务及媒介资源,联合采购,优化运营结构,减少办赛成本。
大满贯将设立全新的会员体系,为跑者提供丰厚的奖金回馈和物质激励,激励中国籍参赛跑者积极训练,在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中创造更好的竞技成绩。同时将建立并完善跑友交流平台,为大众跑者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以及更多成员赛事参赛机会。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作为纵贯全年,横跨全国的全新商务联盟,其品牌及商业价值不可估量。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下,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将搭建更高商务合作平台,为关注及热衷马拉松市场的商业品牌,提供更多更广的宣传曝光机遇和营销推广渠道。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将与包括北马在内的各成员单位共同致力于弘扬发展马拉松文化,创建精品赛事标准,成为引领中国马拉松赛事向更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和核心驱动力
世界六大马拉松之一「芝加哥马拉松」在台湾时间7日晚间开跑,曾获4面奥运金牌的英国「长跑之王」莫法拉(Mo Farah)以2小时5分11秒夺下男子组冠军,这也是他长跑生涯中第一座马拉松冠军奖杯,同时改写欧洲全马纪录。另日本新星大迫杰获得男子组季军,他以2小时5分50秒刷新日本全马纪录,并将领到日本职业破纪录奖金1亿日圆。
芝加哥马拉松奥运4金名将莫法拉夺冠 大迫杰创日本最快纪录 ?RSI SPORT 英名将莫法拉封王 刷新欧洲纪录第41届芝加哥马拉松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超过4万4千名选手参与。现年35岁的英国长跑名将莫法拉使用最后窜出战术,以2:05:11封王,在率先冲过终点线时,他手比招牌大爱心庆祝自己刷新欧洲纪录。赛后他表示:「我在比赛尾段感觉很好,虽然比赛一开始有些迟缓,但整体来说我跑得相当开心。」 莫法拉出生于索马利亚,是一名归化为英国公民的黑人田径运动员,擅长长跑和中长跑,他分别于2012、2016年奥运会获得5,000及1万公尺跑步双料冠军;手握4面奥运金牌的他,2014年在伦敦首次参与马拉松比赛,以2:8:21成绩名列第八,创下英国最快纪录;他目前也是1,500公尺、1万公尺、半程马拉松和2公里的欧洲纪录保持者。而这次在芝加哥马拉松的胜利,是自1996年Paul Evans以来第一位赢得芝加哥马的英国人 2017年1月1日,莫法拉获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同年8月他从田径场上退役,转战公路赛。
英国长跑名将莫法拉以2:05:11封王 ?Bank of America Chicago Marathon 日新星大迫杰摘季军 打破日本最快纪录芝加哥马拉松男子组前三名都以数秒之差冲破终点线,亚军由来自衣索比亚的Mosi Geremew 以2:05:24摘下,接着日本长跑新星大迫杰(Osako Suguru)以2:05:50名列第三。大迫杰于赛后表示:「我真的很开心,这次赛况相当艰难,所以我不确定能不能刷新纪录,但到最后一英里,我觉得我可以!虽然我无法获得冠军,但未来我仍以此为目标继续前进。」 现年27岁的大迫杰曾于2011年夏季世大运获得田径1万公尺金牌,2014年在亚运获田径1万公尺银牌,并打破多项日本田径纪录,目前为日本5,000公尺纪录保持者。2017年4月他首次挑战全程马拉松,在马拉松界最高殿堂「波士顿马拉松」,以2:10:28优秀成绩夺下全场第三;第二次挑战全马是2017年12月的福冈国际马拉松,又以2:7:19获得第3名。芝加哥马拉松是他第三次挑战全马,赛前已放话要刷新日本全马纪录的他,果然不负众望跑出佳绩,并将获得日本田径产业协会颁发的破纪录奖金1亿日圆(约新台币2,700万元),成为日本第二位获得这份天价奖金的全马选手(前一位领奖者为设乐悠太,于今年东京马拉松以2:06:11创纪录)。 大迫杰本月12日将挟著「日本全国纪录保持人」新头衔首度访台,展开WE FLY台北跑步之旅,并在长跑菁英疾速训练营中与台湾长跑菁英运动员和跑者近距离交流。
大迫杰以2:05:50名列第三,并打破日本全马纪录 ?THE JAPAN TIMES2018芝加哥马拉松男子组总排前十名:
资料来源:Bank of America Chicago Marathon 2018 女子组Kosgei摘后冠 写下芝马有史以来第三快纪录女子组由跑者Brigid Kosgei以2:18:35摘下后冠,24岁的她跑出个人最佳成绩,并获得她第一座世界马拉松的冠军宝座,同时也写下芝加哥马拉松女子组有史以来第三快的纪录。
Brigid Kosgei以2:18:35摘下后冠
2018芝加哥马拉松女子组总排前十名:
资料来源:Bank of America Chicago Marathon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