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一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程预告

文章内容

立陶宛对阵乌克兰分析_立陶宛对俄罗斯篮球

tamoadmin 2024-05-28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东部、北部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接壤,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是欧盟与独联体各国地缘政治的交叉

立陶宛对阵乌克兰分析_立陶宛对俄罗斯篮球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东部、北部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接壤,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是欧盟与独联体各国地缘政治的交叉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乌克兰东西长1316千米,南北长893千米,总面积603700平方千米,是欧洲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

乌克兰的历史

“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1187年的罗斯史记,意为“边陲之地”。

1240年,蒙古帝国远征军占领基辅。之后蒙古金帐汗国、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先后统治乌克兰。

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合约,乌俄正式合并。

1922年,加入苏联。

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

乌克兰气候怎么样

乌克兰全国大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19.6℃。

乌克兰的地形地貌

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属东欧平原,西部喀尔巴阡山脉的戈维尔拉山海拔2061米,为最高峰;南部有克里米亚山脉罗曼-科什山。东北为中俄罗斯高地的一部分,东南有亚速海近岸丘陵和顿涅茨岭。

乌克兰的钱叫什么

乌克兰的钱叫格里夫纳。乌克兰于1991年发行了库邦券,与苏联银行发行的卢布等值同时流通。1993年1月25日,同时又发行了2000和5000库邦大面额钞票。1995年再次发行1000000和2000000库邦大钞。1996年进行币制改革发行新货币格里夫纳。其实1918年至1920年期间,格里夫纳曾一直是乌克兰国家的货币名称。

14世纪中叶,乌克兰的领土受到3个外来强国的统治︰金帐汗国、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 乾草原带和克里米亚成了鞑靼金帐汗国直接统治的领土的一部分,沿海城镇和海上贸易此时则落入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手中。金帐汗国是成吉思汗蒙古帝国最西部的继承国,其汗居住在窝瓦河上的萨赖城(Sarai)。15世纪中叶,金帐汗国逐渐解体。它的继承国之一克里米亚汗国在1475年後接受了鄂图曼蘇丹的霸主地位。克里米亚半岛以及毗连的乾草原带大部分地区在该汗国的统治下,直到1783年被俄罗斯帝国并吞。

蒙古在乌克兰其他地方的统治为时短暂,乌克兰西北部和中部成为13世纪崛起的另一新强国——立陶宛大公国的扩张场所。

立陶宛在一个世纪内,吞并了白俄罗斯的所有领土,并在阿尔吉达斯(Algirdas)大公的领导下迅速进入乌克兰。1350年代,占领了切尔尼戈夫(Chernigov)及邻近地区,60年代占领基辅地区及南部的佩列亚斯拉夫(Pereyaslav)和波多利亚(Podillya)。与波兰争夺前加利西亚-沃利尼亚公国的角逐,在80年代以对其实行瓜分而宣告结束,立陶宛得到沃利尼亚,波兰对加利西亚的所有权也得到确认。这样,立陶宛的控制实际上已扩大到远至开阔乾草原带,甚至曾短时期远达黑海的全部乌克兰领土。

在立陶宛国内,罗塞尼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领土起初保留了相当大的自治权,信奉异教的立陶宛人越来越多地皈依东正教并为罗塞尼亚的文化所同化。大公的行政措施和法律制度也大量按照斯拉夫人的习惯,罗塞尼亚语(古斯拉夫教会语掺入大量乌克兰方言和白俄罗斯方言的成分)成了大公国的官方用语。

波兰在乌克兰的直接统治从1340年代起及此後的200年一直局限在加利西亚。但是,随著1385~1386年两国王朝的合并和立陶宛人接受了拉丁(天主教)教,立陶宛很快就进入波兰的势力范围。天主教在立陶宛人中的传播,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波兰语言、文化、政治见解和社会秩序在立陶宛贵族中的传播,正像早些时候在加利西亚发生的情形一样,削弱了罗塞尼亚人信奉的东正教的地位。1569年根据《卢布林联合》协定,波兰和立陶宛之间两个王朝的合并改为两个国家在宪法上的联合,即波兰立陶宛联邦。与此同时,乌克兰的更大一部分领土脱离了立陶宛,直接并入波兰。此举加速了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仍留在立陶宛内)的分化,但通过取消他们之间的政治边界,促进了加利西亚和乌克兰东部领土更紧密的结合。在下一个世纪,所有乌克兰民族的领土实际上都处在优势的波兰政治和文化的直接影响下。 被立陶宛和波兰统治了300多年的乌克兰,到17世纪中叶已实际上经受了巨大的社会演变。

基辅罗斯时代的王公贵族的家族大部分融入并成为立陶宛和波兰享有特权的贵族阶层的一部分。长期信仰东正教和使用罗塞尼亚语言与风俗的罗塞尼亚贵族,在16世纪後期越来越倾向於波兰化,这一过程开始时是由於耶稣会办的学校以及人们改奉天主教。

随著城市和城镇的贸易发展,特别是在西乌克兰,市民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他们被按照与行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内部社会等级制度以及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种族而画分开来。自13世纪以来,许多波兰人、亚美尼亚人、日耳曼人和犹太人就在乌克兰人往往减少成少数民族的城市里定居。

在波兰统治时期,农民的状况持续恶化。依旧存在的自由农民在立陶宛时代晚期开始迅速变成农奴,而农奴的义务则越来越繁重。到16世纪末,农民的骚动风起云涌,尤其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居民稀少的土地第一次向波兰领主开放,并经王室批准,建立了一些大庄园,以满足欧洲市场的谷物需求。为了吸引劳动力到新庄园工作,准予暂时免除农民的农奴义务;免除期满又恢复农奴地位时,在过惯了自由生活的人民中激起了强烈的不满。於是,农民纷纷逃入「荒野」——东部和南部的乾草原地带。这种紧张局势由於下列事实而更为恶化︰农民是乌克兰人和东正教徒,地主大部分是波兰人(或已波兰化)和天主教徒,代替在外地主的庄园总管或租借人常常是犹太人。因而,这种社会不满是民族和宗教怨愤的结合物。 正如乌克兰人在立陶宛和波兰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逐渐恶化一样,罗塞尼亚教会的情况也一样。天主教会逐渐向东扩张,进入乌克兰,它享有国家的支持和凌驾於东正教之上的合法优势。外部的种种压迫和限制,也随著罗塞尼亚东正教会内部的严重衰落而到来。从16世纪中叶起,由於反对宗教改革和耶稣会教士来到波兰而重新恢复了活力的天主教以及新教(尽管是暂时的)取得了进展,尤其是在罗塞尼亚的贵族中。

1596年,宗教的发展发生了急剧改变。在布列斯特宗教会议上,基辅大主教和大多数主教签署了一项与罗马联合的法令。根据该法令,罗塞尼亚教会承认罗马教宗(教皇)的首脑地位,但保留东正教会的礼仪和使用斯拉夫语,以及行政上的自治权和包括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的传统教规。

所谓的东仪天主教会(Uniate church)无法与决议预见到的拉丁教会合法地平起平坐,也不能阻止贵族的波兰化和拉丁化。与此同时,布列斯特教会合并在罗塞尼亚教会和社会中引起了深刻的分裂,这反映在大量争辩性的文献中,也反映在1620年东正教等级制度恢复之後,围绕对主教职位和教会财产的控制的斗争加剧以及发生了许多暴力事件上。1620年代和30年代曾努力对裂痕进行弥合,但最终都徒劳无益。